uedbet体育官网_uedbet体育平台-app*投注

uedbet体育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1-06-13 11:20     撰稿人:uedbet体育平台:发展和改革局     来源:uedbet体育平台:发展和改革局

uedbet体育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126日uedbet体育平台: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uedbet体育平台:发展和改革局 编印

20116



目 录

第一篇 争做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先行区3

第一章 发展基础3

第二章 发展环境5

第三章 总体要求6

第四章 发展目标8

第二篇 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大区9

第一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9

第一节 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9

第二节 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10

第三节 构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12

第四节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13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14

第一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14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兴工业15

第三节 提升改造优势传统产业16

第四节 加大名牌产品培育16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17

第一节 加快发展都市型特色农业17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18

第三节 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19

第三篇 建设生态宜居城区21

第一章 优化城区发展空间21

第二章 完善基础设施23

第三章 强化城市管理25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25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7

第四篇 打造科教文化强区29

第一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9

第二章 大力发展教育31

第三章 加快人力资源建设33

第四章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34

第五篇 争当社会和谐模范区37

第一章 促进社会充分就业37

第二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38

第三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39

第四章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40

第五章 扩大城乡消费需求40

第六章 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41

第七章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42

第六篇 创建改革开放试验区44

第一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44

第二章 加强开放合作44

第三章 推进邕江北岸经济试验区建设45

第七篇 规划实施保障47

第一章 加强组织领导47

第二章 加快项目建设47

第三章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47

附表1:uedbet体育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预测表49

附表2: uedbet体育平台:“十二五”时期项目建设规划表 52

“十二五”时期是uedbet体育平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uedbet体育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于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规划纲要》以南宁市总体规划和《中共uedbet体育平台: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依据,主要阐述城区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是城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城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城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争做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先行区

“十一五”期间,uedbet体育平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目标任务,坚持开放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了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uedbet体育平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56亿元,比2005年增长116.04%,年均增长15.83%;财政收入完成2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97.76%,年均增长32.96%;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82.32亿元,比2005年增长169.43%,年均增长2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50亿元,比2005年增长828.79%,年均增长率56.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0.01亿元,比2005年增长137.84%,年均增长18.9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72657调整至2010年的14:32:54。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实现较快发展;商贸物流和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支柱地位明显增强。

城乡建设不断推进。“十一五”期间,城区市政设施建设成果突出,旧城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龙腾路二期、台湾街一期、壮志小区一期、永宁小区一期等一批项目相继完成;建成通村屯水泥路、柏油路300多公里,农村饮水工程60项,建设生态文明村和新农村示范村34个,修建沼气池1500座;完成城乡风貌改造34.92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城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大于95%,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7%,创建3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建成区绿地面积大幅提高,绿化覆盖率达49.1%,绿地率达34.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7平方米。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任务,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实现零增长。辖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城区继续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加强对外合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13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 107.78 亿元,年均增长为66.90%,与港澳台等地区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6174元,年均增长14.09%;农民人均纯收入5256元,年均增长11.53%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等称号;“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高标准通过国家复查评估验收,五年来辖区学校获国家级奖励183 项,教师获国家级奖励2172 人次,学生获国家级奖励5468人次;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和民兵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荣获“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完成2个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 91.81 %,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2%;城乡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并逐渐加大救助力度;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12481人下降到2010年的8000人;大力推进居家养老事业;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政府自身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双拥优抚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经过城区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我城区加快建设商贸大区、科教大区、物流大区、生态大区的初期目标基本实现,和谐西乡塘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为“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城区将面临多重历史发展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区域合作更加频繁和紧密,南宁与东盟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南宁城市影响力将全面提升,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区将得到国家更多财政、信贷等政策支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将获得自治区更多的支持。

——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南宁柳州超大城市桂林特大城市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有利于我城区依托南宁市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得到更多的项目支持。

——随着南宁市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力度不断加大,物流、商贸、科教、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将落户城区,有利于建设城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

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城区经济总量偏小,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经济发展仍较粗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压力较大;改革创新步伐仍需加快,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升;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上述困难和问题的存在,以及面临发展上竞争加剧的局面,要求我们更加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实干,不断克难攻坚,加快城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章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充分发挥uedbet体育平台:资源优势,统筹兼顾,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大区、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着力打造科教文化强区、着力争当社会和谐模范区、着力创建改革开放试验区,重点推进“两区三带五基地”规划建设,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争做“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先行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专栏1-1 “两区三带五基地”发展格局

两区”——城市建成区重点围绕“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商贸物流配套设施完善、楼宇经济发展和中心商贸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乡镇片区重点推进金陵新城、坛洛新城、双定新城的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三带”——沿江北岸经济带着力开发邕江北岸沿线,大力发展商务地产、楼宇经济、总部基地、观光和休闲产业,以此带动环三江经济圈的开发建设;石埠—金陵城市大道沿线经济带着力发展仓储物流和休闲度假旅游;南宁—武鸣城市大道沿线经济带着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五基地”——即以安吉片区为核心的商贸物流基地;以“三江两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以南宁市北湖工业集中区和双定—金坛(金陵—坛洛)工业带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基地;以金陵—坛洛为中心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以大学路为轴线的科教培训基地

争做“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先行区,是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治区“富民强桂”战略以及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城区在南宁市发展中创先争优、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抢抓机遇,突出抓好以下任务: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扩大内需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提升服务业、壮大工业、做强农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大区。充分发挥城区的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把城区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基地、都市型工业和都市型特色农业集聚区。

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区。充分利用城区位于邕江、右江、左江结合部的环三江区域、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开发滨水资源,大力发展滨水商住地产、滨水休闲度假,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城区。

着力打造科教文化强区。充分利用城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鼓励技术创新,大力兴建产学研技术转化平台,打造科技孵化、应用新平台,巩固广西知名的科教密集区和一流的文教优势区建设成果,为建设南宁的“中关村”、广西的“硅谷”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争当社会和谐模范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力改善民生,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与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着力创建改革开放实验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邕江北岸经济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着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做强做大中心城区,加快城镇和农村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建设与融合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建设各具特色小城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期末突破19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期末突破42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期末突破5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期末突破25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期末突破370亿元。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稳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13%14%,期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3357

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就。建成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城镇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期末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低碳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优化,建成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置设施的建制镇比例达到80%

和谐社会建设迈入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平安城区、文明城区建设成效显著,科教文化实力明显增强,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12%;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第二篇 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大区

实施“提三壮二强一”产业强区战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逐步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升级,做优做强现代物流、商贸、旅游等优势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商务会展、中介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将城区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休闲基地。

第一节 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

着力优化商贸空间布局,形成商贸“四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积极发展农村商贸,加快构筑现代商贸网络体系。

专栏2-1商贸“四圈”发展格局

安吉商圈:以安吉大道,秀灵北路延长线为轴线,以打造城区未来CBD新城、副商业中心为目标,新建一批总部经济楼宇群,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品牌企业的投资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做大做强安吉大道汽车、家居、钢材、建材等专业市场;

五里亭商圈:以北大北路、大学路为轴线,涵盖明秀西路等区域,以建设南宁市次级商圈为目标,打造包括城市碧园、世贸西城、五里亭一二、四街旧改组团的商业中心;做大做强秀灵路五金机电专业市场;

北湖商圈:以北湖路、衡阳路为轴线,涵盖唐山路等区域,大力发展综合商贸,着重改造提升北湖路布艺市场、衡阳路特色餐饮、唐山路古玩一条街;

三华商圈:以华强路、华西路为轴线,辐射中华路、人民西路,着重做大做强华西路小商品批发、华强路副食品批发、人民西路灯饰等市场。

丰富商贸业态。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零售商业结构、设施和功能的调整,在现有大商场、大市场、小商店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改造,发展楼宇经济,新建中高档购物中心,加快引进大型商贸连锁企业。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大型超市、电子商务、代理配送等业态,构建以百货店、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综合商厦等现代零售业态体系。提升现有餐饮、酒店的档次和水平,引进一批大型餐饮、酒店连锁企业。提前做好沿南宁市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的商业网点规划和业态配套。

提升专业市场。依托安吉片区现有的家具、汽车、钢材、建材等市场,完善配套设施,逐步向公司化经营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批发中心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人民路灯饰和秀灵路五金机电等专业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新建一批专业市场和交易平台,加快农副产品、工业产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抓好果蔬批发市场、农副禽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治改造和提高,建设标准化市场体系。推进电子商务与城区商贸物流、产品交易的融合,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

发展农村商贸。推进集镇商贸、金融、餐饮娱乐等设施建设,引导区内外连锁超市、连锁经营企业等新型流通业态向镇、村延伸,改造现有的乡村商店和代销店,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先进、交易方便、卫生安全的农村集镇商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推动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区域配送中心或具备配送功能的中心店和连锁经营网点建设。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结合城区商贸网点布局和小城镇发展,在坛洛镇建成1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二节 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加快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构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现代物流体系。

优化提升安吉物流园区。依托完善的交通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对安吉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虎邱城北钢材市场向北发展,合理配置仓储区、物流配送区、货物中转区、商贸流通区和配套服务区等主要功能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加强物流园区土地管理,优先保障物流园区内重大物流项目的建设用地;加强包装、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交换等物流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园区物流产业链条;引导现有中小运输企业调整运输结构、经营方向,扩大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将安吉物流园区建设成为南宁市最具竞争优势的区域性现代化国际物流贸易基地。

规划建设一批物流配送中心。着力推进金陵新城商贸物流中心、坛洛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集团,培育一批以城市商贸、行业配送、企业物流为重点的专业配送企业。

专栏2-2物流中心建设重点

安吉物流园区:着重发展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业务,重点建设南宁大商汇物流中心、广西东盟工业产品贸易中心、广西工业器材城、南宁工业科技物流中心、南宁市吉运物流等项目。

金陵新城商贸物流中心:依托金陵新城的建设,着重发展商贸、物流及其相关产业。

坛洛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物流中心:着重建设成为集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物流基地;重点推进坛洛武康货物站、云贵铁路定顿站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农副产品等仓储物流中心。

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在安吉物流园区建设以电子身份认证、条形码技术、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的、共享的信息平台,鼓励物流企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推动物流业向高层次发展,增强物流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节 构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三江两湖” 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为重点,突出发展历史文化民俗旅游、都市观光购物、乡村休闲旅游,打造旅游精品,凸显旅游特色,提升旅游形象,将城区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基地。

打造“三江两湖” 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依托“邕江、左江、右江、相思湖(可利江)、心圩湖(心圩江)”,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做好水资源的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结合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的决策,重点推进邕江滨水景观带建设,加快建设相思湖、心圩湖(江)两大主题公园。依托南宁市动物园、八桂田园、新秀公园、高校资源、工业资源、水库资源等优势,逐步完善“民生广场—太阳岛—老口水利枢纽—清水泉—下楞民俗文化村—壶天岛”旅游线路,打造成为集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滨水休闲、民俗风情、生态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构建历史文化民俗旅游景观长廊。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粤东会馆、安徽会馆、黄氏家族民居和下楞民俗文化村等历史文化实体遗迹,重点保护开发陈东村傩文化非实体遗迹。通过举办唐人文化节、非物质文化表演等展览、节庆、历史文化遗产周活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景观长廊。

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积极培育、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通过办好“香蕉文化美食节”等特色民俗节庆活动,重点建设“美丽南方”旅游圈、“蕉香天下”坛洛农业观光旅游基地、怡景生态园景区、邕武路十里花卉长廊等项目,打造成为集观光度假、现代农业科技展示、花卉生产、乡土风情和农家乐相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景区。

专栏23重点旅游项目

龙熙湖(原老虎岭梦幻水都)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成集东盟国际商务接待区、广西特色休闲度假区、广西最大生态主题游乐园、体育休闲公园、低密度高尚住宅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一体的广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龙门水都项目:打造成南宁市规模大、质量高的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稀有中草药种植、绿色生态农业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农业观光的大型旅游景区。

中国—东盟民俗风情旅游区:打造成以中国华夏民俗文化精髓和东盟国家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为核心特色,以中国—东盟异国风情观光游览、休闲度家、水上娱乐、民俗体验、文化博览为主要功能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圣名岭东盟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以休闲、娱乐、文化交流为主题,挖掘东盟文化产业的旅游景区。

金沙湖风景区:打造成观光旅游、水上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度假、会议展览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第四节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推进高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服务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金融、商务会展、中介、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

金融。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到城区设立机构和拓展业务,鼓励发展租赁、典当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新型金融业务。紧扣企业融资需求,发展信托、租赁、典当等各类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鼓励银行采取联合贷款、打包放款、无抵押小额贷款等融资方式,推广小额贷款、承兑等金融业务,建立多渠道企业融资体系。加大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商务会展。策划、建造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综合性强的大型会展场馆,鼓励大型会展活动在城区举办,增强会展产业带动效应。引导扶持、培植一批高水平的会展经营和会展服务企业。引导和鼓励大型会展企业到城区设立机构。依托现有汽车市场、家居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

研发设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漫设计、高技术研发、数字新媒体、软件开发等研发设计服务业。建设一批专业性研发基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到城区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实验室等,建设重要的高技术研发基地和设计中心。

中介服务。重点结合旧城改造和商务楼宇的建设,大力培育鼓励发展律师、会计、评估、设计、咨询等中介服务。大力扶持民营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专业的为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市场管理服务、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服务、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中介企业。

服务外包。培育发展软件研发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信息服务等信息技术外包,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和测试、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教育课件研发、工程设计等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以及采购、物流的整体方案设计、数据库服务等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崛起,积极提升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保持年均增长15%,期末完成1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保持年均增长15%,期末达到121亿元;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家。

第一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坚持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相结合、相协调,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形成“一区一带”工业空间发展格局,即北湖工业集中区和双定—金坛(金陵、坛洛)工业带,建立布局合理、集中与分散有度的空间布局体系。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在北湖工业集中区建立机械和装备园区、轻纺园区、生物工程和制药园区,推动相关企业集中发展,打造生物制药和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北湖工业集中区内青年企业家产业园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坛洛镇(含金光农场青年分场部分土地)、双定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材料制造业等向双定—金坛工业带集中,规划建设双定工业园区。

专栏2-4工业园区建设重点

北湖工业集中区:面积约17.3平方公里,启动区开发面积为5500亩(其中广西青年企业家产业园约2000亩)。产业定位为机械汽配加工、服装加工、生物工程和制药产业为主,辅以其他高科技研发、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主要建设机械产业园、轻纺产业园。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

双定—金坛工业带:规划建设双定工业园,面积约5000亩,定位为农副产品精加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辅以发展建材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引导城区转型企业向该工业带聚集。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兴工业

以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结合城区自有的资源、技术等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生物制药产业。以辖区内壮药为主的南疆中草药物及广西中医学院的研发优势为依托,利用丰富的亚热带作物资源和中草药资源,以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为切入点,以发展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剂、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为重点,大力培育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集群,力争“十二五”期末将城区打造成为南宁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以南宁高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加大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实力雄厚的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和项目。

都市型工业。继续实施都市型工业发展战略,积极搭建专精优特及轻型、小型等企业发展的平台,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工艺技术涉及面广、产品附加值高、能耗物耗小、生产空间占地小的都市型工业,加快培育本地企业,积极吸引外来企业落户。推进企业重组改造,加快老企业的整合或搬迁,为都市型工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力争将城区打造成为都市型工业集聚区。

第三节 提升改造优势传统产业

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把骨干企业作为提升改造优势传统产业的重中之重,扶持一批城区优势传统产业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改进和产品推新。积极引进机械制造和装备工业项目及其相关配套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扩张,加速机械加工制造业发展。以大型建材企业为依托,提升改造水泥、装饰材料等产业,打造建筑材料产业群。结合南宁市作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区域的政策优势,提升改造传统轻纺业。依托糖料蔗、木薯等资源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延伸制糖、淀粉等加工产业链条。

第四节 加大名牌产品培育

实施 “质量兴区”战略,支持鼓励企业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培育工程,鼓励优势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推出高、尖、优、特、新产品。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包装,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南宁市财政扶持项目资金。积极培育、扶持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着力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以辖区亿元产值企业作为名牌产品培育的重点,组织申报自治区名牌产品和知名品牌,力争“十二五”期间发展、培育5个名牌产品,逐步提升城区工业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专栏2-5工业发展重点项目

机械装备类项目: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800台建筑机械设备生产线搬迁技术改造项目、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糖业设备及特种设备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广西邦克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箱式变电站及淀粉加工设备生产基地搬迁技改项目、北湖园艺场内机械加工企业整合项目;

建材类项目:南宁航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5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项目;

纺织类项目:深圳聚源通有限公司纳米家纺产品研发基地、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易地搬迁技改项目;

生物制药类项目:广西太华药业有限公司年产4.8亿袋非PVC高科技医用软装输液生产线、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亿支水针及40亿片片剂异地搬迁技改项目。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基地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期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第一节 加快发展都市型特色农业

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优势农业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引导特色产业向适宜园区集中,使农业产业“成片、成链、成名”。重点推进粮食、水果、蔬菜、甘蔗、花卉林木等种植基地和生猪、奶牛、禽类、罗非鱼、龟鳖等养殖基地建设。

实施粮食安全工程,建设粮食生产基地。以超级稻种植为重点,推广间套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十二五”期间稳定年粮食生产面积19万亩以上,年产粮食6万吨以上。

实施优果工程,建设优质水果种植基地。积极引进推广特色优质新品种,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旅游和科教培训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重点建设金陵和坛洛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双定和石埠优质西甜瓜标准化生产基地。期末水果种植总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70万吨,其中香蕉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60万吨以上。

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建设以石埠、金陵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十二五”期间蔬菜年产量达21万吨以上。

实施吨糖田工程,建设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以金光糖厂为龙头,加大扶持力度,改善蔗区水利灌溉条件,加快推广高产、高糖、抗倒伏甘蔗新品种,推广甘蔗与香蕉轮作制度和甘蔗间套种技术,提高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提高蔗田收益。

实施绿满八桂工程,建设花卉林木基地。重点抓好沿江、沿路、沿村绿化造林,加快村镇绿化进程,建设邕武路十里花卉长廊;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木材加工产业和林下经济,依托邕武公路“十里花卉长廊”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园林苗木种植,加快花卉林木生产基地建设。期末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新增造林面积3万亩以上,森林面积达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以上,活立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升生猪、家禽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罗非鱼、龟鳖、奶牛等特色产业。抓好生猪、家禽、罗非鱼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广西金光农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完善水域滩涂的养殖规划,抓好坛洛、石埠健康渔业养殖基地建设;抓好石埠、金陵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生猪出栏38万头,家禽出栏1590万羽

加快资源整合,建设都市型特色农业园区。充分利用城区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规划建设和提升一批现代农业特色园区。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种养模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经济技术,加快建设集“种养加”结合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都市型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推进坛洛金满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相思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金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生产、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争创“洛洛香”香蕉、金陵鸡、刚德黄沙鳖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禽、奶、蛋等鲜活农产品的现代物流包装、深加工及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经济能人、种植大户为一体的联结机制,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力争期末发展3-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节 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符合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需求的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资销售服务体系,鼓励农资流通企业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技术等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技术、培训、营销等服务活动。支持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仓储流通、商贸、信息、金融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安全、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等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努力构建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业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提升农业耕作机械化水平,期末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0%

专栏2-6农业重点项目

都市特色农业园区:坛洛金满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相思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金光现代农业示范园。

种植基地:坛洛同富村万亩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坛洛群南村万亩香蕉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金陵业仁村5000亩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双定万亩西甜瓜标准化生产基地、金陵三联村3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石埠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石埠食用菌生产基地。

养殖基地:金陵、坛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双定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金陵和石埠特色养殖基地、坛洛和石埠休闲渔业基地等。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教育培训及转移就业。

第三篇 建设生态宜居城区

加大城乡统筹协调,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旧城改造为依托,以强化城市综合管理为手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区。

第一章 优化城区发展空间

大力推进“三旧”改造。配合南宁市实施旧城改造片区规划,做好项目前期调查,加大项目储备和出让力度。大力推进江北大道沿江地带、临近城市主、次干道等旧城片区的改造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有效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加快旧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区发展环境,提升城区整体品位。保持旧城改造建设与城市整体风貌一致,在建筑设计、公共设施布局、街巷道路、广场景观以及绿化亮化等方面突出城区地域特色,展现沿江风貌、民族特色、时代气息。重点推进江北大道沿江地带3000亩混合用地的改造工作,以点带面实施成片改造。完善“城中村”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面积和公共开敞空间,鼓励和引导上尧、陈东、陈西、位子渌、西津等“城中村”开展村庄整理、旧村改造。积极推进辖区旧厂房搬迁改造,加大旧厂房改造力度。

专栏3-1旧改项目

续建项目:台湾街、中华路片区、五里亭四街、永宁片区、雅里下坡、壮志小区、酱料厂片区、中尧路变电站技改项目、南宁柠檬酸有限公司北湖北路11-1号用地旧改项目。

推进项目:广西银行学校旧校区旧改项目、龙腾路片区二期、五里亭一二街、广西民族印刷厂片区、石巷口片区、雅际片区一期、二期、南宁面粉厂片区、北大客运中心片区、中华路三华片区、南宁市味精厂片区、南宁木材厂片区、北大路区机电南宁分公司片区、南钢片区、上尧混合用地片区等旧改项目。

推进“中国水城”建设。按照《南宁市“中国水城”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划要求,推进南宁市中国水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区。配合南宁市做好相思湖主题公园、心圩湖(江)主题公园、石灵湖环、大相思湖环(可利江—心圩江—二坑溪—朝阳溪环)的环城水系建设。做好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心圩江支流综合整治、石灵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把城区的江、湖水系建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配合南宁市打造“生态水城、文化水城、活力水城、魅力水城”。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金陵镇作为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结合西江经济带、邕江两岸经济试验区的开发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邕江、左江和右江交汇区域金陵、坛洛和双定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跨空间联动、一体化发展,打造环三江经济圈。期末三个镇的镇区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5.8万人。

金陵镇。争取政策支持,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实验区建设,建设成为高校教育培训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休闲旅游中心。结合双定—金坛工业带的建设,重点发展铝型材加工、金属制品制造、饲料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房地产开发、餐饮、宾馆服务业、仓储、运输服务业及旅游业,努力形成特色农业与职业教育、工商业并重的产业格局。期末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居住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坛洛镇。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充分发挥坛洛镇“洛洛香”的品牌优势,将坛洛镇开发建设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农副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现代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基地。

双定镇。以华润水泥等项目为依托,结合双定—金坛工业带的建设,打造成为城区工业发展的新基地,利用本镇方解石等资源,重点发展建材、铸造、化工等产业。

专栏3-2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金陵镇:阳光100清水泉项目、广西国际商务学院项目、广西体专运动分校项目、广西-东南亚农副产品集散项目(一期)、金陵生态旅游及休闲体育综合开发项目(一期)、东盟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

坛洛镇:东盟水果城项目、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物流基地项目、下楞壶天岛水上乐园项目、金满园休闲度假基地项目。

双定镇:镇中心圩排水系统项目、3000米的路灯亮化工程项目、环镇道路项目、“西水东进”水利工程项目、客运站改(扩)建项目、双定加降湖中心公园和纪念公园建设项目。

第二章 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连接周边县区、辐射周边省市的水陆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交通枢纽。配合推进老口航运枢纽工程的建设,全面提升西江航线的通航能力。按照南宁市路网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一批途经城区的国道、省道公路网改造、建设,畅通城区出入通道,加快324国道、邕武二级路等主要出入公路的城区路段改造建成城市大道。改善城区与乡镇之间的道路网络,重点推进二级以上市域主要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加快规划建设壶天岛旅游干道,加快推进石埠至老口、坛洛至三景、富庶至古潭、陆平至双定等国省干道的改造和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南宁东外环高速路、城市轨道、云桂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通畅能力。加强乡镇道路建设和管理,改善农村运输服务设施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农村客运停靠设施。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主干道延长线建设及城区道路改造扩建,打通断头路,连通联网路,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 “十二五”期间新建、改建一批小街小巷。加快物流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区域路网的规划、建设。配合南宁市做好辖区内道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逐步实现城区路网全覆盖。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南宁市加快陈村水厂、天雹水库扩建项目,做好中心城区与水厂配套的主干管以及加压站建设。抓好城市排水管渠的改造和建设,在有条件地段采用雨污分流制,努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加快城市电网改造,配合南宁市做好110kV可利江送变电工程、五里亭轻轨送变电工程及相应的输配电线路建设工作,提高辖区内的电网供电能力。配合南宁市建设城市天然气输配接收系统,完善燃气供应管网,推进管道燃气的使用,逐步形成以管道燃气为主,瓶装气为辅,布局合理、使用安全的城市燃气供气系统。努力解决城区排污、排水、内涝和供水、供气、供电问题。

专栏3-3路网建设项目

配合南宁市做好的项目:秀灵北路工程(快速环道—可利大道段)、陈东路工程(大学路—江北大道)、北际路—中尧南路、鲁班南路(大学路—江北大道)、木塘里路(大学路—江北大道)、新阳路(北大路—鲁班南路)、南宁—武鸣城市大道(安吉至尾燕岭段)、木塘里路与鲁班南路连接东西向道路、安园东路东段(桃花源小区—北湖北路)、北际路(第一构件厂—江北大道)、经四路(北湖北路延长线—经三路)、农院北路延长线(创新路—快环)、北湖工业集中区主干道路(北湖北路延长线—锦虹公司)、秀安路延长线(安园东路—北湖北路延长线东西段)、创新路(鲁班路—安吉大道)、农院路(快环—北大客运站)、南宁-平果(西乡塘段)、南宁-扶绥(二期工程)、南宁-里建(西乡塘段)、古潭经东门至上思(西乡塘段)、坛洛至崇左(西乡塘段)、罗文大桥等。

重点建设项目:石埠—金陵城市大道(324国道石埠—金陵段)、214省道改城市大道(金陵—双定—东盟经济开发区段)、北湖北路延长线、安园西路、秀安路(重型机械厂区段)、东坡路(高新东三路—安吉大道)、安园东路附属工程、汇好路、丽原路、新阳北三里西段、新阳路三里东段、北湖东一巷道路、龙腾路二支路等。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建立合理的垃圾收运、处理处置体系,优化配置综合处理技术和设施,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环卫基地。在辖区大学路、江北大道、安吉大道等路段规划建设垃圾转运站。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厕所,促进公共厕所布局更为科学合理。更新和补充环卫专用设备,逐步实现道路清扫机械化,垃圾收集容器化、中转压缩化、运输密闭化,提高环卫作业的技术含量。大力推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做好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护养工作。

第三章 强化城市管理

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新模式,加强城管、公安、工商、卫生、环保、质监等部门的互动,形成相互联络、协同行动的立体管理体系。强化社区的基层管理和基础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社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政府与社会功能互补、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良性格局。广泛应用数字信息和通信网络技术,建设城管网络基础平台,逐步构建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市民服务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做好道路绿化、小广场绿地、城市广场的维护和管理,抓好立面装饰等市容景观建设,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辖区人居环境。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库区移民安置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公路网络状况,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抓好县道、乡道与国省干线公路的衔接,重点提升县道技术状况。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乡村通畅能力,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加快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节水灌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同富村土地综合整理力度,做好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扶贫力度,完善贫困村的道路硬化和人饮安全工程,全面解决贫困村人饮安全问题。配合做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高农村居民用电可靠性。加快行政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提高农村沼气入户率,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规划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向城郊地区辐射延伸,在有条件的城乡结合部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网络。

专栏3-4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灌区(渠道)防渗工程、防洪减灾工程、电灌站改造工程、旱地节水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工程等。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通镇柏油(水泥)路改建项目、通村屯水泥路改建项目、农村渡口改造项目、运输场(站)建设项目、公交场(站)建设项目、乡镇客圩渡船(含横水渡)更新改造项目等。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政策增收基础,切实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加快培育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大规模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十二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2.5万人次以上。

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集中配套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集贸市场、集中建设卫生教育文化中心、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以推进坛洛镇同富村农民集中居住为试点,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优美为目标,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整合、联合,科学规划,引入外力,加快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污染防治。以预防为主,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重点防治城市和农村集中式水源地的环境污染,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继续加强左江、右江、邕江河流污染防治,实现饮用水环境保护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结合。配合南宁市做好水源地水质监控工作,保障首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面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的控制,重视挥发性有机物、氨、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期末城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危险废物产生源排查,建立和完善危险废物回收、运输、处置全过程监控,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控制城区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确保城区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城区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一批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集中区的生态化设计,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提升循环经济规模和档次,在制糖、淀粉等重点行业构建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注重提高餐厨垃圾和废旧电子产品等城市生活、建筑、工业等可利用固体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事业单位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工业节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重点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居民住宅的节水和中水回用,加强节水型城区建设。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积极推进政府节能和绿色采购。

优化生态环境。配合南宁市推进“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建设,科学规划滨水区域蓝线绿线,维护好水源地及流域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配合南宁市全面推进河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邕江滨水景观带建设,发展邕江观光生态旅游。配合南宁市做好水域景观设计,提高滨水城区的建筑美感度和自然和谐度。大力实施“绿满八桂”工程,重点推进公路、铁路、城市主干道两侧和江河、水库沿岸造林绿化,对“一水、二环、二网、一保护区、三森林公园、六生态主题园”以及辖区7.8万亩公益林、11.7万亩商品林基地等重点区域实施全面建设,确保乡镇所在地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0%以上,完成金陵公园项目建设。

营造生态文明社会环境。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新理念,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积极推进生态镇和生态村创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搭建多层次的政府与公众对话平台,健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机制。

专栏3-5重点绿化区域

一水:邕江两岸

二环:城市快速环道、环城高速公路

二网:城郊道路护路林网、水系防护林网

一保护区:峙村水源林保护区

三森林公园:天雹森林公园、高峰岭森林公园、老虎岭森林公园

六生态主题园:动物园、金沙湖湿地雨林公园、三江口风情园、相思湖公园、安吉花卉公园、心圩湖(江)湿地公园

第四篇 打造科教文化强区

紧紧依托和挖掘城区的各种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积聚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以科教为基础、文化为依托、人才为关键、制度为保证、创新为目的的软实力体系。

第一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落实与深化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机制,以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城区为抓手,整合辖区科技资源优势,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全面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第一节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继续实施财政、税收、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城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信贷力度,吸纳各类风险投资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形成科技创新投入的多元化格局。健全城区科技创新工作机构,完善科技奖励制度,鼓励自主创新活动,奖励自主创新成果。充实城区科技服务信息库,促进城区科技资源共享。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加强科学普及工作,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节 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针对性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辐射和带动城区各领域的创新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主体发展壮大。依托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和城区实施的项目和示范基地,提高农村各类科技组织的创新能力,壮大基层创新队伍。

第三节 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构建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特色农业领域的综合科研中心和实验室等知识创新基地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及团队,建立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或基地。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以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项目评估、创业融资、管理咨询、商务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

第四节 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整合辖区科教资源优势,依托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赢的产学研新模式,鼓励、支持企业主导的嫁接与联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平台解决技术难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大产品产学研战略联盟,培育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先进典型。同时以五里亭旧改、打造科技一条街为载体,以科企联合俱乐部为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把城区打造成广西“硅谷”、南宁“中关村”奠定基础。

第五节 实施四大科技示范工程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抓好传统企业废水处理技改工作。推广金钱草、穿心莲等地方特色中草药加工技术,加快生物制药新产品的研发;围绕“两区三带五基地”建设,实施食品安全、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支撑平台项目。

科技与专业市场对接示范工程:提升钢材、机电、药材等专业市场品位;发展科技经纪、科技新产品会展、科技营销、科技信息咨询、投融资中介和科技人才交流等科技服务行业。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吸纳和支持国内外大型高新企业和科研机构到城区建设研发设计中心和实验室,提升科技孵化能力; 健全科企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产学研,深化与拓宽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城区的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工程:搭建城区特色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在香蕉、甜瓜、葡萄、花卉、奶牛、黄沙鳖等种养方面建设一批专家大院,充实大院的专家库,完善专家大院的造血功能,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章 大力发展教育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构建结构合理、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以创建教育强区、培育优质教育生态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加快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第一节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整体发展目标,完善城区、镇、村三级学前教育管理网络,重点建设镇(街道办)公办中心幼儿园,推进托幼一体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力争期末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新增2所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每个镇(街道办)有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注重民办幼儿园管理,依法规范办学行为,逐年提高幼教质量。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完善有效发展和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扩大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培育学校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重视特殊教育,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体系,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期末基本完成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

专栏4-1教育重点项目

石埠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金陵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双定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坛洛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秀灵小学扩建项目、位子渌小学迁建项目、北湖北路学校续建项目、安吉中学扩建项目等。

第二节 推进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

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开展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和家庭等五大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经费投入机制、评估考核机制、理论研究机制,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把uedbet体育平台:打造成为教育体系完备、学习氛围浓郁、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学习型城区。继续抓好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师风师德建设,抓好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学校艺术节、科技节等主体活动,以及教育公园、市民大课堂等活动载体,加大公众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加强社区教育师资建设,形成灵活完备的终身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利用辖区内职业院校众多的优势,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大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劳动转移培训。

第三节 鼓励扶持民办教育

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鼓励、扶持、引导和管理民办教育发展,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保障体系。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鼓励民办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和育人模式,支持民办学校特色办学,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期末打造2所南宁市示范性民办学校。

第四节 加强教育合作交流

加大教育开放力度,以服务首府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为目标,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交流促发展,开展以辖区优秀学校(幼儿园)与东盟国家、港澳台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定期组织主题鲜明的交流活动,形成浓厚的国际交流氛围。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借助“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远程服务平台”,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辖区内高校密集的教学与科研优势,积极建立培训机构,创造合作机会,配合高校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培训合作,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专栏4-2 各类教育发展目标

学前教育:完善城区、镇、村三级学前教育管理网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每个镇(街道办)有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提高普及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毕业率100%,初中生毕业率99%,初中生毕业升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

职业教育: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工程、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特殊教育: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体系,期末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5%

民办教育: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件,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打造2所南宁市示范性民办学校。

第三章 加快人力资源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不断完善健全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推进继续教育、培训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加强大学生实践和创业基地建设,突出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增强城区人才聚集功能。加强人才小高地、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乡土技术人才,重点资助城区紧缺人才。结合城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建立完善创业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城区发展服务。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选用机制,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第四章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基层延伸、向农村拓展,向更高层次提升。逐步推进城乡居民素质教育,继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结合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城市精神。以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实验平台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弘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稳定地方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二节加快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完善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加快建设uedbet体育平台: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体育场馆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加大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馆藏档案数据库和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区电子文档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农村覆盖面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网吧、娱乐场所、演出、音像、印刷等行业的管理。加大对文化经营单位(户)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充实文化市场监督队伍,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成效。引导建立各类文化发展协会,不断完善和充实文化人才库。高质量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挖掘、配置和充分利用辖区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节庆文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等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创作优秀文化作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视老龄体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级老年人文化体育组织的作用,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

第三节 加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开发文化资源。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提炼,建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库,逐步开发一批历史文化精品项目。结合自然景观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极举办展览、节庆、历史文化遗产周等活动,办好“香蕉文化美食节”等特色民俗节庆活动,依托“美丽南方”文化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培育文化艺术创作产业。以建设南宁文化艺术创作展示中心、南宁民族艺术基地为依托,深入挖掘整理以壮民族特色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构建集创作、展示、销售、观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中心。以举办各类文化发展论坛或研讨会为载体,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艺术创作。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民歌艺术节和广西电影制片厂等载体,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动漫产业。

加快发展数字电影业采取政府引导,提供优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电影公司自筹资金等形式加快发展数字电影业。“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uedbet体育平台:电影公司的旧城拆迁改建项目,将其改建成电影、电视剧、动漫为一体的影视产业公司。

推进文化娱乐业发展。大力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增建各类文化娱乐场所,为各类文艺团体的表演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娱乐场所成为低消费、高品位、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全方位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娱乐需求。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项目。强化对网吧、娱乐场所管理,引导和鼓励网吧、娱乐场所连锁经营。到2015年,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网吧、娱乐场所企业。

打造文化特色街区。依托“水街”、“唐人文化街”、“台湾街”的改造和提升,打造具有南宁地域特色的“水街传统美食走廊”,具有传统古典文化特色的唐人文化园,具有台湾文化风情和商业文化的特色街,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休闲文化为辅的多种艺术元素并存的街区,形成首府南宁的又一城市文化名片及文化旅游景点。注重将传统美食与粤东会馆、安徽会馆、新会书院、南宁商会旧址等文物古迹串联起来,开辟新的历史文化旅游路线。

专栏4-3文化发展重点项目

南宁市文化艺术创作展示中心、“水街传统美食走廊”项目、“唐人文化休闲广场”项目、台湾街项目、uedbet体育平台:电影公司改建项目、uedbet体育平台: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体育场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

第五篇 争当社会和谐模范区

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与民主法治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争当社会和谐模范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章 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将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设充分就业城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岗位9万个以上。

健全就业保障机制。优先安排促进就业所需资金,充实和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服务,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为基础,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失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提高再就业能力。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督促用工单位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

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鼓励和规范有条件的企业推行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挖掘就业潜力,增加就业容量。

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资金补贴、免费培训等创业扶持政策,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对各类创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建设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街,帮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人员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创业激励措施,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

第二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工作,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严格执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充实低保工作力量,加强低保工作的日常管理。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期末达到95%。推动落实特困人群、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医疗保险。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期末农民参合率达到95%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推动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探索农民从土地保障、子女供养等传统方式向社会保障转变的有效途径,期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50%

实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制度。加大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和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力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救济为主导、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努力完善慈善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城区红十字会、慈善分会在扶贫济困中的作用;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

5-1名词解释

五保”:指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

三无”:指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抓好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开发,加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大力推进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投入与政策支持,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着力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深入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连片开发、以工代赈、科技和信贷支持等扶贫方式。加快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合南宁市加快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重点建设边阳街廉租住房、安吉西侧经济适用房、鑫利华花城等项目建设。以拆迁安置房建设为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拆迁安置小区,完善拆迁安置房的管理体系,促进城区各类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重点建设金水湾花园一期及二期、北湖北路拆迁安置小区等拆迁安置小区项目。

专栏5-2 保障性住房项目

金水湾花园项目、北湖北路拆迁安置小区项目、边阳街廉租住房项目、安吉西侧经济适用房项目、鑫利华花城项目。

第三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减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继续保持人口计生人均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体系;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落实“市民化待遇”;加强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城区人口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加大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力度,大力推进优生优育促进工程,确保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覆盖率达100%。加大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建成uedbet体育平台: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保护事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到2015年,居家养老覆盖率达100%

第四章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加强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的行业管理,加快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加快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财政补偿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不断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建设。逐步调整和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以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延伸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的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公共卫生为重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坚持中西医多措并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第五章 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抓紧解决农民和农民工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使农民从中获得更多收益促进农民增收。

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性。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有针对性的提供商品和服务,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深入推进家电、汽车、农机等产品下乡。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开展各种消费购物活动,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新型消费理念,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第六章 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增强社会管理合力,争当和谐稳定模范区和平安城区。

第一节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着力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不断健全和维护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的相关机制,加快建立有效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社会危机监测、预防和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和技术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重点抓好安全生产执法装备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程等安全生产工程建设,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加强国防动员体系能力建设,推进人防工作规范化和防空防灾一体化,加强防空防灾报警系统和战时人口疏散基地建设,提高全民防空防灾意识。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吸毒人员以及问题青少年等人群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安置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入资金,成立经济实体,建立帮教基地。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建立矫正对象“学习帮教基地”。

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探索加强日常监管的有效办法,发挥社会组织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准入和日常监管机制,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

第三节 化解社会矛盾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形成完整的调解网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网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社会管理工作实效。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区

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建立完善社区管理制度。重视社区的规划建设,全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推进社区自治,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的作用,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和谐社区”。加快培育社区群众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提高解决基层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七章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确保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共同监督。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中的独特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管理、行政决策、行政监督法治化。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听证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制度,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强化执法监督、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执法主体审核公告机制。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确保公民、法人的各项权利。加大法律服务窗口建设力度,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公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第六篇 创建改革开放试验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化行政管理、社会管理、财政管理、农村发展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扩大开放合作,创建改革开放试验区,争做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先行区。

第一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调节、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进一步理顺市和城区的关系,增强城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正确把握转型时期社会管理的规律,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部门预算、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管理等项改革,推进节约型财政建设,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效益。探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文化教育事业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及社团组织改革等各项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金陵镇作为统筹城乡试点为契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第二章 加强开放合作

加强对内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提高对内开放合作水平。主动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县区的产业对接。加强与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县区的互动发展,扩大在资源型产业、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区内其他县区的经济合作,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加强与东盟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积极利用城区农业、商贸物流、科教文化优势,大力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农业科技、优良品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吸引港澳地区企业继续加大在农业、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加强与台湾地区农业、旅游、制造业的合作。

扩大对外贸易。积极推动uedbet体育平台:的企业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国际国内各种博览会、商品交易会等,拓宽对外贸易渠道。扶持本地企业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延长加工增值链条。积极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物流等服务贸易。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进一步拓展东盟、欧美、日韩等出口市场。发挥进口的综合效应,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资源。

推进外国直接投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重点吸引有实力的国际知名企业投资,着重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保险、物流、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创新引资方式,大力通过设立地区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龙头企业带动的特色产业园区等方式引进外资。加强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鼓励外资进入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技术创新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境外投资。

第三章 推进邕江北岸经济试验区建设

积极配合南宁市邕江两岸经济试验区开发建设,重点做好城区邕江北岸经济试验区规划,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推进邕江、左江、右江交汇区域的环三江经济圈大胆先行先试,探索改革开放新思路、新机制、新政策。利用水陆交通便捷优势,把试验区作为南宁西部新城来建设,申请在管理上行使市级经济管理和审批权限,享受产业、税收、金融、土地、外贸等领域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快经济试验区产业培育,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房地产和商贸服务业,打造具有特色的滨水产业带。在加快科学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体制灵活、政策有效的沿江发展新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示范区和先行区,成为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七篇 规划实施保障

发挥规划在政府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创造规划实施的条件,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一章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相关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完善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改进年度及阶段性考评办法。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第二章 加快项目建设

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支撑项目,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策划、建设准备等前期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和报建工作。创新项目用地新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重点盘活存量土地,用好现有储备土地。加强征地拆迁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有关部门的联动和职责。创新项目筹资方式,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不断拓宽筹融资渠道,提供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完善外来投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公益性项目督查、考核、激励机制,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关键问题。

第三章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自治区以及南宁市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配套制定财政税收政策、考核体系和奖惩办法,确保规划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财政资金的安排应以规划为指导,优先满足规划实施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加大在社会发展、社会保障、扶贫济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集中财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制定和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发展大项目、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

十二五”时期是uedbet体育平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区各族人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放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先行区而努力奋斗!


附表1 uedbet体育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预测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单位

2010

十一五”

年均增长

十二五”预计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1

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价)

预期

亿元

108.56

15.83

190以上

12%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预期

33987

13.77


13%


3

财政收入

预期

亿元

21.26

32.96

42以上

15%


4

全部工业增加值

预期

亿元

29.17

17.14

53以上

13%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预期

亿元

102.50

56.16

250以上

20%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预期

亿元

180.01

18.92

370以上

16%


7

实际利用外资(广西全口径)

预期

亿美元

0.25


0.36

8%


8

三次产业比重

预期


14:32:54


10:33:57



资源环境








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约束

吨标煤/万元

1.72


1.67

下降2.8%


10

森林覆盖率

预期

%

26.67


28



1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预期

%

49.1


50以上



12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约束

%

95


93以上



13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约束

分贝

55.1


60



14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约束







1)二氧化硫(SO2

零增长


完成南宁市下达任务



2化学氧量(COD

完成削减任务


完成南宁市下达任务



3)氨氮(NH3-N



完成南宁市下达任务



4)氮氧化物(NOx



完成南宁市下达任务



15

污水处理率

约束

%



90



16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约束

%



100



科技与教育








17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

约束

%

1


1.05



1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约束

%

75


85



19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预期

%

97.4


97.8



人口及生活水平








20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

8


10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

16174

14.09


12


22

农民人均纯收入

预期

5256

11.53


12


23

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

约束

%

89

6

99

2


社会民生








24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

预期

万人

7


9



25

城镇调查失业率

预期

%

6.5


5.5



26

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约束

%

92


95



2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

约束

%

91.81


95



2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约束

%

-


50



29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

约束

%

15


17



其中:15个为预期性指标,主要是政府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自主实现;14个为约束性指标,主要由政府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必须完成或实现。